年俗,是農耕文明的產物。根植於農業的禮數,在城市裡找不到根,有些已經消逝。隨著時代整合負債的變化和城市的發展,有些年俗沒了未必遺憾,能留的儘量珍惜。本報專訪上海史專家、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薛理勇,細細分析“有無”之原委。
  上海民俗隸屬於江南漢民族體系,與周邊地區差異不大。同為漢族,北方產麥,祭祀用餅;南方出稻,則用糕。但由於交通比過去方便很多,“糕餅”也合併成了一個詞。在此背景下,上海曾獨有ssd固態硬碟、已消逝的年俗並不多。
  祭竈
  沒了竈頭,票貼何處放竈龕?
  春節,是傳統民俗最集中的日子。祭竈,就是臘月廿四祭拜竈王爺。竈王爺,是玉皇大帝派出的“監察御史”,好似“紀律檢察官”,也可視為“守護神”。在竈臺上設一竈龕,龕內掛竈王爺畫像。一把火燒了畫像,就等於“送”他回去做“年度彙報”。祭竈時要擺祭品,多為甜、黏的食物,期盼他做彙化療飲食有哪些報時甜言蜜語,如元寶糖(即粽子糖)、地慄等。上海本地人還會擺上茨菰,因為發音像“是個”,好讓竈王爺連連稱是。
  竈王爺離家後,過年可以稍微放縱些,這就是傳統婚禮可在臘月廿六舉辦,不用再挑日子的道理。到了正月十五,竈王爺彙報歸來,家中要“接竈”,送上薺菜圓支票借款子、肉餛飩。
  【點評】 現如今,上海的農家竈頭越來越少。沒了竈頭,就沒地方放竈龕和竈王爺畫像。於是,祭竈不再,心裡也就沒了“紀檢官”,頭頂沒有神明,就可以“全年放縱”了。心有敬畏,才會自律。人人自律的社會自然有序。
  掛喜神
  宗族淡化,遠游不歸家
  喜神,指的是祖宗像。在《紅樓夢》中有大年初一“掛喜神”的描述。過去沒有照相技術,列祖列宗都有畫像,由長子長孫繼承,所謂“嫡傳”。嫡傳的長子長孫,就是“天生”的“宗族領導”。以往,大家庭都住在一起,並設有祠堂——也就是同一宗族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。女兒出嫁要先進入這個廳堂。因此,祖宗像也有保佑女兒“有喜”的寓意。
  初一掛喜神,子孫要聚齊並跪拜。平素兄弟姐妹再不融洽,此時也必須和和美美,正是親人和好的絕佳機會。
  【點評】 宗族聚集一處的“定居”習慣早已被打破。上海是海納百川的移民城市,相對缺少祖訓束縛。沒有世風“監督”,習俗很可能失傳。上海人的日子過得又比較西方化——尊重個人選擇,來去自由,還有不少人“說走就走”,常住海外。於是,初一全家團圓漸漸演變為不必嚴格執行的禮儀。“父母在,不遠游”的說法只停留在書本上。子女對父母的尊敬和孝順,至少在形式上已明顯弱化。
  兜喜神
  四處兜風,不專屬節日
  這裡的喜神,起初指的是“喜氣”“福氣”。年初一凌晨,女性結伴往“喜神”會來的方向走,類似春游。但是因為上海的許多馬路並非橫平豎直,常常是在兜兜轉轉,因此又被稱為“兜喜神”,而北方則稱之為“迎喜神”。
  後來,“喜神”也被理解為女性“有喜”,成為“祈子”風俗。清朝時,這一活動很熱鬧。因為平時男女授受不親,男性只有這一天可以在街上遇到陌生女青年。所以這類活動後來熱鬧到“有傷風化”的地步,女性可能被“吃豆腐”,所以被政府下令取締。不過,執行得並不嚴格。直到清朝末年,仍有女性坐馬車兜喜神。而到了民國時期,滬上小開出沒,汽車出現。於是,年初一兜喜神,成為小開追姑娘的好機會——開車帶女孩四處兜風。
  【點評】 這一年俗的消逝,是好事,基於雙重的社會進步:一是男女平等,女性地位不斷提高,使得陌生女性不再“難得一見”;二是科技發達,汽車普遍使用,也使“兜風”不再局限於特定時段。 本報記者 朱光  (原標題:年俗流變體現城市變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11cexr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