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日報訊 (記者/成希 實習生/蔣艷林 通訊員/田禾)7月23日,天河區通報稱,廣州乞巧文化節定於7月29日(農曆七月初三)至8月3日(農曆七月初八)在天河區珠吉街珠村舉行。廣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劍明介紹,作為乞巧節重頭戲的2014年廣州乞巧賽藝會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著。此次賽藝會的團隊組成打破了“只有老人,沒有年輕人”的瓶頸,不少中小學生紛紛參加比賽,推動乞巧文化的傳承。
  男女老少齊參與
  據介紹,此次大賽是乞巧民間工藝在廣州的第一次盛會,除了久負盛名的珠村、黃埔、番禺等傳統巧姐團隊,還涌現出男子乞巧團隊、殘疾人團隊、小學生團隊和職業學校團隊,呈現出傳統與現代、專業與民間、老年與少兒以及男性與女性兼備的新特點。除此之外,還吸引了廣州天河區、黃浦區、番禺區以及臺灣臺南、東莞、湛江等地共15個隊伍參賽。
  在珠村小學活動室里,記者看到同學們正認真地做著自己的作品,有做串珠的、有做絲襪花的。他們都是珠村小學的學生,其中有女生,也有男生。這支小學生隊伍也將參加今年的乞巧賽藝會。一名六年級的男生正通過串珠做戒指,他告訴記者做這樣一個戒指只需花幾分鐘。當被問及作為男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做這類工藝品時,他說:“因為我自己喜歡,而且每次做出成果之後,我就會特別有成就感。雖然我們沒有女生那麼細心,但是我們學得更快。”
  據珠村小學校長介紹,作為廣州市乞巧文化基地,學校把乞巧教育特色打造與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有機結合,深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方面。學校不僅有專門的老師來教學生們做乞巧工藝品,還從村裡聘請了2位經驗豐富的巧姐。每年的6月,學校都會組織比賽,以此為學生們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。同時,也通過學生之間“師帶徒”的學習模式,來推動文化的傳承。
  珠村七社的巧姐巧婆婆們也將參加此次賽藝會,在七社,記者看到幾位巧婆婆正在做“七娘盤”。巧姐梁阿姨告訴記者,“七娘盤”是乞巧活動“擺七娘”必不可少的物品,它高高懸掛在整台七娘的後上方,是所有物品中最神聖的部分。代表的是一種圖騰符號,祈禱心靈手巧以及幸福美滿的婚姻。
  據梁阿姨介紹,“七娘盤”內物品平均分成七份,呈圓鍋形,代表“天圓”,“擺七娘”的台是方形,代表“地方”。“七娘盤”是用七色紙裁剪成七件不同顏色的仙女衣服,在七娘盤內呈扇形在圓面上平均分攤,共七份,每份對應的紙制仙女用品相同。整個乞巧活動結束後,女子們就在深夜把“七娘盤”燒給“七姐”,恭送七姐回仙界。
  快樂自己 幸福大家
  “我們做這個一方面是自己喜歡,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懷舊,因為我們從小就接觸,只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就中斷了。現在通過做這些,我們能回憶起年輕時候的自己。”七社的陳阿姨告訴記者。據陳阿姨介紹,珠村七社組建於2003年,當時參加的有30人,每個人捐50元作為經費。後來因為家庭原因,現在還有20位巧姐巧婆婆。
  “哪家的巧姐有新的點子,就在聚集的時候聯合大家一起討論,然後共同製作。有的擅長設計,有的擅長塑模……每個人負責自己的部分,最後再拼湊起來,匯聚成一套套完整的工藝品。有時候有些巧姐有事不能來,其他有空的人就幫忙分擔。”
  七社巧姐郭阿姨告訴記者,通過參與乞巧工藝品的製作,不僅能使自己得到快樂,更重要的是,乞巧文化促進了珠村的經濟發展,使得珠村成為美麗鄉村。“珠村的房子、道路、環境衛生也因乞巧文化的傳承變得越來越好,可以說是快樂自己、幸福大家”。
  在車陂村的尚書王公祠,巧姐巧婆婆們正在擺放各種乞巧貢品,手工做的楊桃、七仙女以及各色各樣的花尤為引人註目。車陂十五社的梁阿姨今年六十多歲,她告訴記者:“我從6歲開始跟著媽媽做這些乞巧工藝品。到我兒子18歲的時候,我又開始做,我覺得大家聚集在一起做些手工藝品是件非常開心的事”。蘇阿姨是車陂十五社年紀最大的巧婆婆,她今年78歲,她告訴記者:“雖然我年紀大了,但是因為每天和大家一起做這些工藝品,所以每天都很開心,身體也很健康。”
  車陂十五社的潘阿姨告訴記者,通過工藝品能展示自己的心靈手巧。“傳統地來說,做這些工藝品是給織女看的,希望織女會把幸福賜給自己。但是後來逐漸地也成為了借物看人的一個途徑,通過看女孩子做的手工藝品,來托人說媒。”
  民俗元素產業化民俗絕不產業化
  據悉,今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,時間定於7月29日(農曆七月初三)至8月3日(農曆七月初八),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——天河區珠吉街珠村舉行。此次文化節將以“七夕天河 夢圓廣州”為主題,圍繞“回歸、節儉、熱鬧、精彩”進行。營造濃厚乞巧氛圍,充分展現七夕民俗的風情風貌,繼續開拓乞巧文化的表現形式,進一步提升乞巧文化的地域影響力,拓寬乞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途徑,促進文化遺產資源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實現傳承和可持續發展。
  “之前有特定的年齡性,只有未婚婦女參與”,據廣州乞巧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劍明介紹,此次賽藝會將呈現出“地域性”、“群眾性”、“廣泛性”的特點。提供一個給老百姓展示話語權的平臺。並且通過“創新文化”、“鬥巧”來達到個人的提升。“通過文化節和賽藝會拉動乞巧元素、民俗元素的產業化,進而通過產業化反哺民俗,但絕對不是民俗的產業化,因為民俗的產業化意味著民俗的死亡。”
  此外,潘劍明介紹說,相對於龍舟活動而言,乞巧活動能放得更寬,其節日性相對較弱,可以滲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。同時對參與者的限制也較少,男女老少皆宜。希望能通過乞巧活動一方面傳承民俗文化,另一方面豐富老百姓的生活。  (原標題:中小學生首次賽手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11cexr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