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“定向降準”不是政策轉向放開刺激的風向標;是表明現階段不會全面降準降息的風向標。與其說“定向降準”試探的是貨幣政策的寬與緊,不如說試探的是優化實體經濟環境的空間有多大。
  6月9日晚間央行宣佈,從2014年6月16日起,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“三農”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,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。這是央行兩個月內第二次使用“定向降準”的調控手段。作為最近兩年僅使用過三次的調控工具,“定向降準”引發了兩極化的解讀。那麼,“定向降準”到底是什麼樣的風向標?
  首先,“定向降準”不是政策轉向放開刺激的風向標。儘管定向降準覆蓋大約2/3的城商行、80%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%的非縣域農合行,但四大行和主要股份制銀行不符合“定向降準”的資質,這也就意味著最強大的信貸方不參與其中,而“定向降準”所釋放的流動性,很可能不足千億。實際上,即使不是“定向降準”而是全面降準,所釋放的流動性也不過3500億元。真是經濟到了需要強刺激的時候,一次全面降準都算小手筆。
  其次,“定向降準”是表明現階段不會全面降準降息的風向標。儘管全面降息降準是短期提振經濟最有效的工具,但同時也是讓經濟長期陷入委頓的有效工具。一方面,由於差別化貸款利率的存在,假如全面釋放流動性,結果只能是一個:國有企業將獲得優惠利率貸款,而嗷嗷待哺的中小微企業要麼獲得高成本貸款要麼繼續一無所獲。但“補強不補弱”最終會進一步加劇經濟失衡。另一方面,全面釋放流動性會導致貸款無法定向,並習慣性地流向從房地產到“三高”行業中,不僅不能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難問題,還會阻滯必要的經濟結構調整進程,進一步加劇幾乎已在所有行業出現的高庫存問題。
  或許,正是出於種種兩難考量,出現了央行與其他部委之間就貨幣政策進行博弈的傳聞。即使確實存在爭議,也屬正常。過去高頻率使用皆大歡喜的貨幣政策工具,而低速度推進財稅機制等深水區改革,這之間的不協調,已經顯示出了許多副作用。因此,對於貨幣工具的使用,多一些爭論多一些慎重沒什麼不好。
  而“定向降準”就是既旨在防止貨幣政策副作用、又旨在及時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劑溫藥。只不過,這劑藥能否定向到三農和小微企業,能否發揮預期的杠桿作用,還是未知之數。三農產業和小微企業的天然融資弱勢在於,缺乏可靠的擔保和信用評估機制,不屬於商業銀行的優先選擇。即使獲得新信貸額度的金融機構,也可能出於風險控制的考量而持慎重態度。因此,“定向降準”之於三農產業和小微企業的補益,還會打折。
  不從財稅政策的傾斜、政府權力的自斂、貨幣工具的善用等多方面改善三農產業、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,那麼“定向降準”就效果有限。就此而言,與其說“定向降準”試探的是貨幣政策的寬與緊,不如說試探的是優化實體經濟環境的空間有多大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11cexr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